“經濟特區不僅要繼續辦下去,而且要辦得更好、辦得水平更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激勵干部群眾勇當新時代的‘拓荒牛’。”
興辦經濟特區,是黨和國家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行的偉大創舉。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行新的長征。1979年7月,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廣東、福建兩省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先行一步”,并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8月黨和國家批準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1988年4月又批準建立海南經濟特區。到2019年,深圳、珠海、汕頭三大經濟特區地區生產總值占廣東省比重從1980年的6.4%提高到30.7%;到2020年,廈門地區生產總值從1980年的6.40億元提高到了6384.02億元;作為全國最大經濟特區的海南,實現跨越式發展,正加速推進自貿區、自貿港建設……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全國大力支持下,各經濟特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勇擔使命、砥礪奮進,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在體制改革中發揮了“試驗田”作用,在對外開放中發揮了重要“窗口”作用,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深圳等經濟特區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黨中央關于興辦經濟特區的戰略決策是完全正確的。”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各經濟特區一路走來,每一步都不是輕而易舉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艱辛努力。興辦經濟特區,沒有經驗可鑒,沒有先例可循,特區干部群眾堅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大膽探索,從“殺出一條血路”到“走出一條新路”,從“開山第一炮”到南下弄潮的“闖海人”,展現了敢闖敢試的拓荒勇氣;堅持先行先試、爭先開路、率先示范,從啟動全國首次國有土地使用權拍賣到全國首次將“技術入股”寫進地方法規,從推行“三證合一”改革到推進“多規合一”改革,展現了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堅持實干為要、行勝于言、奮斗以成,從“三天一層樓”的速度到“三天一制度”的新效率,從“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到“精耕細作,精雕細琢,一年一個樣”,展現了埋頭苦干的務實作風。各經濟特區在改革發展實踐中孕育形成的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我們深知越是接近民族復興越不會一帆風順,越充滿風險挑戰乃至驚濤駭浪,要發揚特區精神,激揚風雨無阻向前進的豪情,凝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力量,在新的偉大征程上披荊斬棘、開拓創新、堅毅前行。要永葆“闖”的精神,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敢啃“硬骨頭”,敢接“燙手山芋”,打開改革新境界,闖出發展新天地;永葆“創”的勁頭,富有那么一股敢為人先的拼勁、追求卓越的韌勁,在實踐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規律,善于通過改革創新應對挑戰、化解風險,在奮進中繼承事業,在創新中光大事業;永葆“干”的作風,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保持爬坡過坎的壓力感、奮勇向前的使命感、干事創業的責任感,務實求變、務實求新、務實求進,努力出實招、干實事、創實績,以行動自覺深化思想自覺,以實績實效檢驗初心使命。新形勢需要新擔當、呼喚新作為,立足新發展階段,經濟特區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經濟特區的滄桑巨變是廣大特區建設者拼搏奮斗干出來的。在新起點上,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從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中汲取營養,風帆高揚、奮楫爭先,勇于創新、接續奮斗,就一定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來源:共產黨員網)